登录|注册

九型人格 | 侧翼类型Wings

心理科普拾棠心理测试
侧翼类型的提出者是唐·理查德·里索(Don Richard Riso)与鲁斯·哈德森(Russ Hudson),旨在解决九型人格分类过于粗糙的问题。侧翼是九型人格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个体在主体人格类型的基础上,受相邻人格类型影响形成的性格亚型。从本质来说,侧翼不是两种类型的简单混合,而是主体人格在实现核心欲望过程中采用的不同方式。戴维・丹尼尔斯(David Daniels)曾经指出:"基本类型和翼型混合在一起,使一个人得以与基本类型和另一种翼型的结合区分开来"。

九型人格 | 人格动态迁移——整合与解离

心理科普拾棠心理测试
九型人格的动态迁移理论是指,每个类型在压力和放松的状态下,会朝着其他人格特征变化,在九角星图中,通过箭头展示了人格迁移的方向。在葛吉夫对九型人格的教学中,曾指明过人格的可变性,但并未明确提出迁移理论。直到纳兰霍时期,他将心理学与九型人格进行融合,最终确立的人格动态迁移理论。在迁移理论中,压力状态指的是某类型人格的核心价值观受到威胁后,向不健康状态、神经质方向发展方向(解离方向);而放松状态,就是某类型人格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满足后,人格向健康状态、自我实现方向发展(整合方向)。

九型人格 | 三大中心——腹、心、脑

心理科普拾棠心理测试
三大中心是九型人格理论构成的基础,它不仅将九个人格类型分为三类,也指明了每个分类的核心驱动力,为我们了解九个人格类型提供了指导。每个人格类型都包含这三大中心,只是每类人格的主导中心不同,因此形成了九种不同特征的人格。当每类人格的三大中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时,这类人格则位于健康层级,失去平衡则落入不健康层级。这三大中心包括:腹中心(本能中心)、心中心(情感中心)、脑中心(思维中心)。根据葛吉夫和依查诺的理论,三大中心也被认为是人的智慧形式——本能智慧、情感智慧、精神智慧。

九型人格 | 九大核心类型

心理科普拾棠心理测试
本篇文章将介绍组成九型人格的核心——九大核心类型,这些类型包括: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浪漫型、观察型、怀疑型、享乐型、领袖型与和平型。正式确立九个核心类型名称的是劳迪奥・纳兰霍(Claudio Naranjo),他还提出了三大中心理论,三大中心即心、腹、脑,每个中心包含3个核心类型。

九型人格 | 常用理论体系一览

心理科普拾棠心理测试
本文将介绍九型人格理论体系中,常见的几个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九个核心类型、侧翼类型、三大中心、人格动态迁移、发展层级、27种附型、七元法。

九型人格 | 从灵性到心理学的演变历史

心理科普拾棠心理测试
九型人格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学问,它将人格分为九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着特定的核心动机、潜在恐惧和行为特征,人们可依此来了解自己和他人,以便更好的促进自身成长、改善交际和融入社会。九型人格是依据思维模式、情绪反应和行为习惯来进行分类的,这些类型分别为: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浪漫型、观察型、怀疑型、享乐型、领袖型与和平型。

RIASEC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测试:霍兰德代码与岗位匹配

心理科普拾棠心理测试
霍兰德模型提醒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而是找到能让自己自然发光的地方。”对个人:了解霍兰德类型是职业探索的第一步;对企业:理解岗位的霍兰德环境,是人才匹配的关键。

大五人格测试(NEO-PI-R)240题版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大五人格理论,也被称为五因子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考斯塔(Paul Costa)和罗伯特・麦克雷(Robert McCrae)提出。该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验证,逐渐成为描述个体性格特质的主流模型。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人格可以用五个相对独立的维度来描述,这些维度涵盖了人类人格的主要方面。

AAS成人依恋类型测试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成人依恋类型测试(AAS)是一种基于心理学依恋理论的评估工具,旨在测量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和行为模式。该测试基于鲍尔比(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框架,通过量化个体在亲近、依赖和焦虑三个维度上的感受,将成人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先占型(焦虑型)、拒绝型(回避型)和恐惧型四种类型。作为成人依恋研究的重要测量工具,AAS量表不仅为理解亲密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心理干预和关系辅导提供了实用参考。

Mach-IV马基雅维利主义测试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在现代社会的复杂人际网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精于权谋、善于操纵他人,能够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地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些人似乎天生具备一种特殊的"社交智慧",能够洞察人心、利用规则,甚至不惜违背道德准则来获取成功。这种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人格特质,既令人着迷又让人警惕。那么,如何测量这种特质?Mach-IV马基雅维利主义测试,正是为了解开这个人性密码而设计的工具。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又称症状清单90, Symptom Checklist 90)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若伽提斯(L.R. Derogatis)于1975年修订完成。该量表基于1954年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HSCL)演变而来,最初设计用于精神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症状筛查,后经多次修订和简化的版本(SCL-90-R和BSI)使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由王征宇翻译并在1986年经金华、吴文源、张明园等学者建立全国常模,成为国内心理健康评估的重要工具。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揭秘

心理科普拾棠心理测试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是一种复杂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自我夸大、缺乏同理心以及对他人关注和赞美的强烈渴望。在DSM-5中,NPD被归类为戏剧化、情绪化或不稳定型(B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SPD)等共病率较高。尽管NPD患者通常给人留下自信、成功甚至迷人的印象,但其内在世界往往充满不安全感和脆弱性,这导致他们通过极端行为维持自我价值感。本文将全面解析NPD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人格障碍。

内在小孩与情感依赖:你是否总是期待别人给你爱?

心理随笔拾棠心理测试
在亲密关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状态:明知道对方忙,但他没及时回你消息,你就陷入焦虑?感情中总是过度付出,却难以感受到安全与被爱?每次吵架后都像被“遗弃”一样痛苦,甚至感到恐慌?明明渴望独立,却总是忍不住粘人、讨好、敏感…如果你在一段关系中变得“不是自己”,总是为了不被抛弃而努力讨好、迎合、牺牲自我,那你可能正在经历情感依赖。而这种依赖的背后,藏着一个你可能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存在——你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你内心深处未被疗愈的伤痛

心理随笔拾棠心理测试
我们每个人都曾是个孩子。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过真正被理解、被安抚、被允许表达情绪的童年。那些曾被压抑的感受、未被满足的期待,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消散。它们藏在你心底,在你不知道的时刻,用各种方式重新显现。这,就是你“内在的小孩”——那个从未真正离开的你。

人格类型与内在小孩:不同的小孩类型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

心理随笔拾棠心理测试
你是否曾在关系中总是忍不住讨好对方,即使自己感到委屈?又或是习惯性压抑需求,觉得“我不要麻烦别人”?甚至经常自我否定,明明已经做得很好,却总觉得“不够好”?这些行为背后的根源,常常不是“性格问题”,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还未被疗愈的内在小孩,在影响着我们的人格模式、情感反应与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