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狮子与狐狸的双面人格:Mach-IV马基雅维利主义测试

心理量表
了念

记得小时候,作为一个对未来有着无限想象的少年郎,特别喜欢那些文治武功、杀伐果断的人物,像电视剧中的康熙、乾隆、汉武帝、唐太宗都曾是我当时的偶像;那时的我拿着树枝当宝剑,和小伙伴们街头巷尾的“冲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身负父亲、丈夫、儿子三重角色,再看这些历史人物,他们虽然建立了举世的功业,可这背后又有多少人的生命在为这功业作为垫脚石呢!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说:“君主必须学会像狮子一样凶猛,像狐狸一样狡猾。” 当时正值他所在的意大利半岛内部分裂、外敌入侵的危难时期。他强烈渴望有一位强有力的君主能够统一意大利,结束混乱。因此,他的学说带有鲜明的现实危机应对色彩。在评价后世的相关人物时,其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思考维度。

在正式了解马基雅维利主义前,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在此方面的人格倾向,不妨通过拾棠心理测试小程序或网站进行测试,了解了自己的倾向程度,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可以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自我反思与成长!

什么是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由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尼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于16世纪初提出,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将政治实践与道德评判分离,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和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马基雅维利在其著作《君主论》(The Prince)和《论李维》(Discourses on Livy)具体阐述了这一思想,这一思想与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紧密相关,当时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意大利分裂动荡的时期,他目睹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兴衰,从而使他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哲学。他的观点基于人性本恶他认为人是自私的,并且追求权力、名誉和财富,所以政治家必须要超越传统道德束缚,并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来实现国家统一和强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基雅维利也并非完全地否定道德,他强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成功应优先于道德诉求。他也指出:"执政者不要轻易地剥夺他人的生命和侵占他人的财产,否则就会招致人民的憎恨,并从而导致国家的灭亡。"这表明他的思想中也包含着对公共善的考量。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将马基雅维利主义理解为"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并分为高马基雅维利主义和低马基雅维利主义,具体内容将会在下面Mach-IV量表介绍部分阐明。

黑暗三角人格

提到马基雅维利主义,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关于人格的概念——黑暗三角人格(Dark Triad),这是指心理学中三个紧密关联的负面人格特质组合,包括: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

这个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德洛伊·保卢斯(Delroy L. Paulhus)和凯文·威廉斯(Kevin M. Williams)在2002年提出,他们将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合在一起,组成了黑暗三角人格(Dark Triad) 。他们提出这三种人格特质虽然各自独立,但在行为特征上存在共性,如"自以为是、冷酷无情、表里不一、争强好胜"等,这一整合也反映了心理学界对人性阴暗面的深入研究。

除了马基雅维利主义,这里的自恋是常常被提起,目前网络流行的NPD倾向(自恋型人格障碍)通常指向此概念,而精神病态的特征是缺乏道德感和情感共鸣,常表现为冲动、鲁莽、漠视他人权利,甚至有反社会行为。

Mach-IV马基雅维利主义测试

在1970年代,马基雅维利主义被心理学研究者引入人格研究领域,成为描述人际操纵行为的人格特质概念。这其中的关键人物是理查德·克里斯蒂(Richard Christie)和弗洛伦斯·盖斯(Florence Geis),他们基于马基雅维利的著作开发出了Mach-IV量表。

量表共20个条目,这些条目都直接来自马基雅维利的著作或与马基雅维利主义相近的观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处理人际策略、关于人性的论点、抽象的道德事件

测试结果以总分作为评分标准,分数由高到低分为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High Machs)和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Low Machs)两类。得分60分或以上者被认为是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而得分60分以下者被认为是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但测试结果也存在文化适应性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得分分布可能存在差异。

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通常表现出:情感淡漠、道德疏离、擅长欺诈剥削、抵制社会影响、对他人持工具性而非理性观点、关注事件完成而非长期目标。

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则更易受他人影响,缺乏说服力,在表面上接受他人动机,相信他人应该以"确定"的方式行动。


最后,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是否有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个性倾向,欢迎进入拾棠心理测试小程序或网站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可免费获得简要结果,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付费购买详细测试报告。